你能記住多少部自己看過的“純娛樂”的科幻電影?漫威、GTA、星戰……你又看過哪部電影有著集各路大成的彩蛋?
游戲人生,真假難辨!這是一部當真實世界的人們看著電子游戲中的玩家紛紛大鬧天宮時,NPC卻萌生了一個不真實的想法:改寫自己的故事,成為英雄,以自己的方式拯救世界的故事。
今天,OG就帶大家來盤一盤放假必刷的嗨翻天電影之——《失控玩家》!
從2019年12月8日發布預告后,經歷了定檔、撤檔、再定檔、改檔的電影《失控玩家》在中國內地公映以來,現已累計3億人民幣票房。
男主角“Guy”,也是“死侍”的扮演者“小賤賤”(瑞安·雷諾茲)發了兩張他的激情手繪,看上去似乎很高興《失控玩家》在中國大陸的破億表現。
而且瑞恩·雷諾斯作為主演也是大吸睛,估計很多臺詞都是按表演慣例即興發揮的,畢竟在很多影片中自己惡搞自己的戲碼是他的魅力。
至于《失控玩家》的票房迅速破億,再次證明了好萊塢的爆米花依然讓大家吃起來“很香”的點。
不過這桶“爆米花”沒有無腦地推娛樂性,畢竟他結合了眾多眾多同類科幻電影其中的梗和設定,在創意腦洞上也是驚喜滿滿。
國外觀眾看到美隊的盾、綠胖的手、光劍嗡嗡嗡,就驚喜尖叫。國內觀眾看到克里斯·埃文斯的一句“what shit”,也笑出了聲。
《失控玩家》中的“自由城”不僅僅是主角“Guy”生活的家,還承載了游戲、電影、流行文化相關的不少彩蛋,有些竟然明目張膽到令人眼前一亮。
“做夢都沒想到美國隊長把盾牌給了死侍。”……
《失控玩家》中的彩蛋實在是多,就算已經看過電影,也不一定會發現的那些細枝末節~
這么多彩蛋,OG內心不由得碎碎念:被迪士尼收購的好處就是……漫威和星戰的道具都可以隨便使用了~哈哈哈!
OG覺得,《失控玩家》電影的調性之所以輕松詼諧,除了埋梗彩蛋以外,還有有一部分原因一定是因為其中充滿了很多調侃味道的文字游戲~
雖然很中二,但從劇作角度上講,確實把冷幽默玩的十分高級了。
不知道看過的觀眾有沒有覺得,角色名字竟然亂亂的?其實這款游戲設計者給角色起名字的時候,偷了個大懶。]看過的觀眾看了這段就不蒙了,嘻嘻)
“這個男人是誰?”
簡直一詞雙關~其實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Guy”,而這個英文單詞本身就表示了(男)人。當觀眾們看到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NPC時,也甭糾結他到底是哪個“Guy”了,人家就叫“Guy”。
除了男主“Guy”以外,男主的朋友名字也是一層文字梗。
前有“Guy”,后有“Buddy”。buddy英文單詞表示伙計、哥們、兄弟,本身就是好朋友的意思。
所以觀眾朋友們也別糾結這個buddy到底是哪個buddy了,不好意思,人家就叫“Buddy”。
關于“Troll”這個詞簡直是奇幻作品常露面的詞匯,比如指環王里打算把霍比特人烤著吃的troll。
“Troll”在奇幻作品中通常指的是怪物,所以當Milly說:“God is an absolute troll.”的時候,主角Guy表示很驚奇:“Troll exist?”真的有巨怪這種生物嗎?
其實此“Troll”非彼“Troll”,Milly口中的troll其實指的是“internet troll”,也就是故意在網上發布不良信息的人,并不是巨怪。Milly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創造這個世界的“上帝”可真是令人討厭!并不是主角Guy驚奇的那樣哦~(估計很多觀眾和主角Guy一樣吧,嘻嘻)
“脫掉你的皮膚!不然我就用搶的了!”估計同樣看過電影的你在看到兔子游戲管理員說搶之后才反應過來主角Guy傻傻的幽默。
游戲里面的skin,當然是游戲皮膚啦~Guy還不知道自己是個游戲角色的回復真的是又搞笑又凡爾賽:“我就是比較幸運吧~擁有天生的水潤肌膚~”
本片其實早在5年前就出了劇本,導演肖恩·利維之后對它進行了大刀闊斧地修改。
當然,修改的主筆是馬特·利伯曼和扎克·佩恩。其中扎克·佩恩也是《頭號玩家》和《復仇者聯盟1》的編劇。
值得一提的是,在版權意識很強的國外,如果不是手握眾多IP的迪士尼收購了?怂褂皹I,我們也看不到美隊盾牌的客串了。
有趣的是,肖恩·利維著力刻畫了“安托萬”(塔伊加·維迪提 飾)這個角色,用于映射和調侃好萊塢大片的制作公司癡迷于IP改編和續集,而對原創不屑一顧的態度。
所以,《失控玩家》也是肖恩·利維口中難得的一部來自大制片公司的原創電影。
但你們知道嗎?這部“原創電影”極大的借鑒了《楚門的世界》、《頭號玩家》、《土撥鼠之日》、《西部世界》、《極度空間》、《危情諜戰》、《第六感生死邊緣》。
所以,一邊吐槽不原創,一邊大搞“致敬經典”,自嘲下就這么賺了,真是高明……哈哈哈哈,不過正因為如此,彩蛋、埋梗、調侃……才令《失控玩家》這部作品有了娛樂性。
區別于《頭號玩家》游戲世界的純CG化,本片的一個難點其實是如何處理好游戲世界和真實世界的不同。
顯然“自由城”不能完全復刻真實的某座城市,但觀眾跟隨主角的視角,這座虛擬城市又必須是真實的,所以美術設計的重要性就在此刻體現。
我們最終看到的版本,游戲場景是取自現實中的波士頓街區。設計上采用了高飽和調色和較多幾何圖形,配以醒目的字牌,在整體建筑的布局上也使空間的景深感拉大,給人一種不脫離現實,但又有別于現實的“游戲質感”。
當Guy帶上眼鏡時,第一次看到“真實世界”的樣貌時,一個個夸張的UI與環境貼合,對比強烈卻不顯違和,其實就是美術的功勞。
OG覺得大體上《失控玩家》≈《頭號玩家》+《楚門的世界》+《西部世界》。
如果你已經嗨到了還沒嗨夠,其實還有很多類似值得N刷的題材,虛擬與現實相互交織,OG為你盤點一下,在這個假期一次看過癮吧~
《無敵破壞王》系列2012
是部動畫電影,總共有2部。講的是街機游戲中的角色在其他游戲和互聯網中穿梭,保衛家園與找尋自我的故事。
《勇敢者游戲》系列2017
新版翻拍叫《勇敢者游戲》,老版電影叫《勇敢者的游戲》,多了一個“的”字,都很好看。講的是主人公們穿越到游戲中的冒險故事。導致我現在一玩桌游,就在想我會不會被吸到游戲中探險。
《饑餓游戲》系列2012
有3部,饑餓游戲是一檔電視直播節目,每年都要進貢少男少女參加游戲,規則就是殺人或者被殺死,冒險旅程就此展開。
《移動迷宮》系列2014
共有3部,劇情與《饑餓游戲》系列異曲同工。
《密室逃生》系列2019
有2部,集結全球頂級玩家解鎖超高難度關卡,密室逃脫愛好者必看。
《異次元駭客》1999
科學家用電腦模擬出了一個逼真的1937年洛杉磯。隨著各種怪異事件的發生,科學家發現他們自己身處的1999年的現實世界,可能也只是其他人創造的另一個虛擬世界。99年能排出這種電影,還是非常絕的。
《源代碼》2011
與《失控玩家》類似,這也是一個關于虛擬世界的故事,而且是不斷重復的虛擬世界,不過其設定的科學原理不是人工智能而是量子力學,其科學邏輯有點像奇幻而不是科幻。需要注意的是,該電影看起來會有些許壓抑感,給人的警醒是,科技發展會不會帶來比古代能令人難受的酷刑?
不知道這么多虛擬與現實交互的電影真的看完之后會不會有一種錯覺:
所以我們的世界……
又是誰在背后編程的呢?
掃一下
距離潮咖只有這一步
微信關注OnlyLady
福利天天撒